灌溉水源
友善列印
本會灌溉區域以
引用頭前溪、鳳山溪及客雅溪暨少許之地下水源
為主,本會灌區皆為雙期作田,灌區農田位於該水系流域兩側,設埤、堰取水,本區農民種植習性,上游之竹東、新埔、關西地區較下游之竹北、新竹地區提早約十日至十五日用水,演化成水源依上游農田灌溉滿足後,所餘水量均亦排入同溪流,以致下游堰堤復取水供灌,迴歸水資源能充份有效利用
。
每期作開始供灌前一個月,即
依據歷年實際河川取水、排水、迴歸利用量、可替代水源水量、水文氣象資料分析、本期作各作物種植面積、田間需水量、灌區之土壤別
決定合理之輸配水損失等資料釐訂當期作灌溉用水量,彙整訂定本會期作之灌溉計畫。